返回

1977,赶山打猎娶女知青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09章 不准动歪心思,我会一直待在门外听着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周彩莲是有个表姐嫁到了县城边上的。

    有道是一表三千里,这话真就不夸张。

    老周家兄弟几个,带着李老太和张旺财都找到家了,那表姐还说没见过周彩莲。

    她还真不是想为自己的表妹遮掩什么,正常人瞅见找来这阵势,心里肯定明白,这是家里头生大气出大乱子了。

    哪怕周彩莲再咋交代替她瞒着,表姐也不该真就不吭声啊。

    这人之所以不说见过周彩莲,实际上还是惦记着把周彩莲嫁给那个没老婆的锅炉工。

    那锅炉工说了,但凡能给他说成个媳妇,他乐意给媒人三十块钱。

    三十块的喜钱,愣是没人给他说媳妇,你就说这玩意,得是个多大多深的火坑吧。

    表姐连把周彩莲推进这样式儿的火坑都不在乎,更何况是说两句瞎话呢?

    在她看来,周彩莲的男人带着她自家兄弟找过来,好事啊!

    不管周彩莲因为啥跑出来的,拿这事一吓唬,说不准她就乐意嫁给那个锅炉工了啊!

    连李老太都没想到,就因为三十块钱,她们这老些人,全都被周彩莲的表姐给骗了。

    至于说将来真穿帮了,表姐也有话说啊,不是你周彩莲让我替你瞒着呢吗?

    清泉县县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,真想在猫冬的时候在这找个人出来,可不容易。

    一帮人从表姐家出来又吵吵了一通,张旺财挨了几脚,最后去了公安局报了案。

    这玩意,你们自己个儿都定不准,那娘俩是不是真在县城里头走丢的,公安也没法给你找啊。

    再加上,整个公安局因为柳条屯子的事,忙的昏天黑地的,人手严重不足,所以,虽说也让报案了,可怎么寻找,人家也没啥好招。

    正经的,人家负责接待那公安同志,下意识的认为,这就是两口子干仗了,女的生气带着孩子躲起来了,说不准气消了,就自己个儿回去了。

    之所以这么认为,这里头有个关隘,李老太和周彩莲的娘家兄弟们,都没提周彩莲她身上带着三百八十块钱呢。

    要是提了,估计公安上会更加重视一些,但最多也是帮忙走访一下,拉网式的排查,肯定不可能。

    一帮子好些人呢,不可能住在县城,经济上就吃不消,所以,报了案之后,只能先回靠山屯。

    另一边,赵三喜找人去王留根家提亲,自然是好说好商量,结婚的日子都定下了。

    赵铁柱和张红旗这些日子就忙这个呢。

    这年头不比几十年后,也没啥大操大办的说法。

    多买点喜糖喜烟的,毛嗑啥的零嘴多整点,就能把场面撑起来。

    可不论是赵三喜还是赵铁柱,爷俩都是一个看法,王梅芝进门,不能委屈了她。

    别说啥看人下菜碟,人世间的事本身就是这样子的。

    赵三喜一个乡下农民,王梅芝一个有工作有楼房的城里人,人家乐意嫁给他,举多高都不为过!

    你就是让张红旗这个有后世思维的家伙来说,他也得说一句,俺小姨这叫下嫁!

    所以,赵铁柱没少从供销社划拉东西,更是牛皮糖一样缠着人家主任,给他弄了不少肥猪肉。

    这时候结婚,再阔绰也没有整席面那一说,本身乡下也没那个条件。

    爷俩合计过了,整点大锅菜,多放肉多放油,谁来都可劲造,老有面儿了!

    张红旗跟着赵铁柱一块,忙着张罗外头的事,家里自然更不缺人手。

    因为都知道赵三喜和李老太那一窝子不对付,所以张红旗的三姑张敏敏就呆家里看着几个小的,李秀芝去帮忙操持。

    大脚婶子两口子,老旺大叔一家子,还有其他婶子们,没几天就把赵三喜家里给拾掇的干干净净。

    大红的喜字也有手巧的给剪好了,就放赵三喜那琴柜里头,等着结婚头天再给贴上。

    到了事上,才能看出来,赵三喜平时在屯子里的为人是真不错。

    和某个脑门上顶着孝道混日子的瘪犊子不一样,人家赵三喜名声啥的也没人夸,可帮忙的人乌央乌央的。

    就连南沟屯子的翠兰听说了,也让人给捎过来一双棉袜子。

    先别说结婚送袜子合适不合适,咱就说人家翠兰终究是有这份心不是?

    美中不足,前些日子下的那场大雪,让路上不太好走。

    张红旗和赵铁柱小哥俩往返县城,都用的是马拉爬犁。

    大车这会指望不上的,还得是爬犁好使。

    自打上回救了林彩英,张红旗总是不由自主的搓手,就好像人家的脚丫还在他手里攥着一样。

    反倒是林彩英表面上看不出来啥,心里咋想的,张红旗也猜不透。

    正经来说,张红旗也算是陷入了思维惯性的误区。

    他总是下意识的认为,林彩英是一定要返回杭城的。

    所以两个人之间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,在给人家揉脚之前,张红旗心

第209章 不准动歪心思,我会一直待在门外听着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